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學如何設計導入
- 時間:
- 2018-12-20 14:18:53
- 作者:
- 陳老師
- 閱讀:
- 來源:
- 甘肅教師資格網
探究式教學是新課改后大力倡行的教學方式之一,也是新課程理念的主旋律——探究學習的體現。教師考試中無論是筆試、還是面試,涉及到教學設計的題目,導入的設計都是重點考察內容之一。如何設計出有效的探究式教學的關鍵點之一就是如何設計出探究式導入。小編在此整理了探究式導入設計方法,助你設計亮眼導入。
1.直觀演示導入
生物教學中,掛圖、模型、事物、標本等教具的合理使用對于課堂推進大有裨益:一則直觀演示形成感官刺激,直接激發學生的觀察興奮、思考積極性,有助于課堂節奏的調節;二則將知識化抽象為形象,有助于加深認識與理解;三則有助于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教師通過直觀演示的課堂高潮可以順勢提問或引導進入課堂主題。
【例】學習“骨的結構”時,教師先發給學生“長骨縱剖模型”,引導學生觀察并強調觀察要點,同時提出思考問題:“骨端和骨中部的結構是否一樣?長骨骨質的外面有什么樣的結構?這種結構存在的部位如何?骨髓腔中有哪些物質?”
2.實驗操作導入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新課標指導下的教材編寫也是強調實驗教學的作用,通過實驗手段探索知識、培養能力在新課程中更為重要。利用實驗操作導入新課,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既能通過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通過實驗鍛煉學生的思考、分析和操作能力,同時能在實驗過程中幫助學生加深對于抽象知識的認識與理解。
【例】學習“根對水分的吸收”時,課前布置學生實驗:同一塊蘿卜上切下兩塊大小形狀一致且質地相同的蘿卜條,分別放置于清水和30%的濃鹽水中,觀察放置一晚后的實驗現象。課堂開始之初,請學生代表講述所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并解釋說明為什么。從而引入課堂主題。
3.生物科學史導入
生物科學史知識是新課改之后新增中學生
生物教學內容之一。在生物教學中,適當介紹一些生物科學史或科學家的奇聞軼事,能使教學效果明顯優化。
【例】學習“細胞”時,教師先簡單介紹細胞的發現史:1665年,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虎克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軟木薄片,發現軟木是許多蜂巢狀的“小室”構成的,于是將“小室”命名為“細胞”。其實,“小室”是死去的軟木細胞的細胞壁,只是細胞的一部分。
教師提問:一個完整的植物細胞是怎樣的結構呢?引發學生思考,并引入新課學習。
4.設疑解惑導入
新課標指導下的教材編寫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科學性,在每課的篇首都有“想一想、議一議”“通過本節學習,你將知道”的素材,其中不乏直切主題的問題設置。通過設疑解惑進行教學內容的呈現也是柯昂教學中使用最為普遍的教學方法。導入中使用設疑解惑的方法,對于課堂氣氛的調動和重點內容的引導,事半功倍。
【例】學習“生長素的作用機理”時,教師初步設問,引導學生思考討論:“為什么我們家里的陽臺上種植的花卉總是朝著光源方向彎曲生長呢”;學生經過討論得出“生長素的作用”后,教師進一步設問,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生長素與這種現象有關呢”。
以上為小編整理的探究式導入的4種設計方法與相應范例,關于探究式導入設計的未完待續,請繼續關注。